艺术将如何赋能社区,值得进一步思考
“艺术介入环境空间和社区,逐渐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城市软实力。”长期致力于研究以艺术手段激活城市空间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程雪松告诉记者。艺术的能量为何这样惊人?在他看来,这一方面与艺术的可显示性相连,使得它们能够成为快速传播、产生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则与艺术追求个性、拒绝套路的天然属性有关。艺术自带高浓度的情感和文化信息,使得它们介入社区时格外鲜活,能够赋予所处环境以意义和内涵。
程雪松说,艺术之于城市的更新,从前大多指的是物理空间上的改变,带来景观上的美化,形象上的改善。如今,这种更新更是全方位且有着更深层次内涵的,有的带来业态上的改变,有的探索社会治理,有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有的促成生活方式的变化,有的提高当地居民对于城市进步的价值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艺术手段的使用,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解答问题。程雪松举例,崇明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相对滞后,而当年轻的创客们来到这片土地,以稻田为媒创作公共艺术,吸引了人气,当地老百姓开始渐渐关注起自己的家乡。以往被遗忘的地方,有更多的崇明籍青年创客回来开办民宿、开展文化创业,这片土地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又如近年上海北外滩街道商铺店招改造中,美院师生倾听小业主心声,把他们的诉求转化为门窗和墙绘的艺术设计,在精细化的美学表达中传递城市的温度和文化的认同。再如前段时间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参与的“福州路青年创想计划”,以文教结合方式将“打造福州路未来式”引入课堂,调动起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有人以金宇澄《繁花》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组织外文书店空间布局的线索,有人将独具海派建筑风格的弄堂建筑结构引入古籍书店空间,还有作品以新形式的视听语言重构书店销售空间,这些都是为了吸引Z世代更频繁地来到福州路上众多老牌书店,推动传统文化街区的复兴。 “艺术迸发的这种能量或许未必立竿见影,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却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建构出新的场域,给城市带来更新的动力和契机。”
正因如此,程雪松认为,艺术该如何服务基层、重塑社区、更新城市,怎样发挥更多积极正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并且,这已经不仅仅是艺术界的事,而是需要将政府、高校、民间、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聚合起来。